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西部教育

  • 工作价值观对西部计划志愿者留乡从教意愿的影响分析

    秦文远;杨汝佳;

    研究关注基层教育中教师短缺和留任问题,分析了360名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通过统计分析,研究工作价值观对留乡从教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志愿者普遍有较强的留乡意愿,尤其是那些重视社会奉献的个体。同时,公共服务动机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基于此提出建议:深入了解志愿者特点,制定培养和激励措施;通过政策和培训提高志愿者的公共服务动机和专业水平;改善乡村教师政策,提高职业吸引力;培养志愿者的教育家精神,以稳定教育人才队伍并提升教育质量,最终推动基层教育发展。这些建议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以期有效解决基层教育面临的问题。

    2025年02期 v.35;No.184 5-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 新质生产力赋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

    任缘;高卉;

    新质生产力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同为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产物,两者内在契合、彼此成就,新质生产力赋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具有时代必然性。教育的生产二重性从理论角度解答了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能够赋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问题,并塑造了新质生产力通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赋能一体化的底层逻辑。而后,在进一步揭示二者共生逻辑与赋能逻辑的基础上,提出要从赋能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要素组合方式四个维度,实现新质生产力赋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推动整体变迁与全面发展。

    2025年02期 v.35;No.184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教育与新质生产力

  • AI时代的教与学——读《人工智能与教学的未来》与《重塑未来学习:AI在教育4.0中的作用》之反思

    李锋亮;王志林;刘潇;

    《人工智能与教学的未来》与《重塑未来学习:AI在教育4.0中的作用》这两篇报告详细地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未来教与学方面的巨大潜力。该文通过对这两篇报告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讨论,指出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未来教与学的必然性与应然性,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导向,并对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融入未来的教与学进行了展望。最后,结合两篇报告的内容和我国智能教育发展的现状,对我国未来智能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一)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把握技术给未来教与学带来的新机会;(二)防范人工智能技术的机会风险,建设公平、包容的智能教育;(三)防范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歧视和偏见风险,实施客观的教育评价;(四)开展必要的培训,引导师生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五)鼓励师生参与到人工智能工具的研发中,开发适应于教育教学情境的人工智能工具;(六)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立法,保障数据和隐私安全。

    2025年02期 v.35;No.184 20-2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下载次数:1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心理学

  • 情绪主题绘本对大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促进作用

    曹亚珺;刘国雄;辛聪;

    为了探究情绪绘本教学对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研究者随机抽取了南京市某幼儿园四个大班的144名幼儿为被试,随机分配为四组,采用实验—控制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对其开展绘本干预实验,结果显示:接受情绪主题绘本干预的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后测水平均高于未接受情绪主题绘本干预的其他组被试水平,且实验组幼儿对“生气”情绪的认知能力在实验后显著提升。结论:情绪主题绘本教学确实可以帮助大班幼儿更好地调节、稳定自己的情绪,且情绪主题绘本教学有助于大班幼儿对情绪的认知与理解,特别是对生气情绪的理解。教育建议:家园双方可以利用绘本这一资源对幼儿开展情绪教育,重视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从设计园本化的幼儿情绪调节课程、更新幼儿教师的情绪教育理念、优化教师的绘本教学能力、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家园共同协作等方面入手。

    2025年02期 v.35;No.184 2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孤独感与短视频成瘾的关系——错失恐惧的中介作用

    黄传昊;肖璟;郭娟丽;陈丽霞;

    目的:探究大学生孤独感与短视频成瘾的关系,以及错失恐惧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4年4月至2024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09名大学生采用UCLA孤独量表、错失恐惧量表、短视频成瘾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孤独感与短视频成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1),错失恐惧与短视频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62,P<0.01),孤独感与错失恐惧呈显著正相关(r=0.44,P<0.01);(2)孤独感对短视频成瘾具有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9,P<0.001),错失恐惧在孤独感与短视频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29。结论:孤独感可以影响大学生短视频成瘾,也可以通过错失恐惧发挥间接作用。

    2025年02期 v.35;No.184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10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高校管理与研究

  • 高学业成就者教育进阶之旅:教育风险及其文化意蕴

    张杰;

    对39名高学业成就者的教育自传进行分析,以探究其教育风险感知与应对的阶层文化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失落于目中无生的老师、焦灼于边际效益递减的“魔咒”、疲惫于“家伙们”的扰与欺是高学业成就者经历的一般教育风险。基于对教育风险的感知与应对,部分城市中产阶层文化背景的高学业成就者存在无风险感知,有风险感知者应对教育风险主要倚仗五类家庭资本的调用;劳作阶层文化背景的高学业成就者对身处客观不利环境的风险感知表现无力,在面对一般教育风险时,则通过“靠自己”和对老师的“信”与“从”实现对教育风险的弱应对。最后,从认识与应对教育风险两方面为降低风险损害提出建议。

    2025年02期 v.35;No.184 4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基础教育研究

  •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课程领导力、学校组织气氛对办学活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凌云志;蔡文伯;

    探究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课程领导力、学校组织气氛对办学活力的影响。对某市20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课程领导力显著正向影响办学活力,学校组织气氛显著正向影响办学活力,校长课程领导力显著正向影响学校组织气氛,校长课程领导力以学校组织气氛为中介影响办学活力。建设有效课程文化体系,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营造和谐的学校组织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提升学校内生动力和能力,释放学校办学活力。

    2025年02期 v.35;No.184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聚焦“互动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对初中英语学习者词汇搭配知识的影响

    骆北刚;代冰晶;

    研究以初中英语学习者为被试,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以聚焦“互动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为因素变量,通过实验探究其对初中英语学习者词汇搭配知识的影响。研究发现聚焦“互动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对被试形容词+名词搭配知识和动词+副词搭配知识有积极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研究者认为聚焦“互动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同时激活或促发多种影响学习者词汇知识习得的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词汇复现率、创设真实情景、设计高认知问题等策略提高学生词汇习得效果。

    2025年02期 v.35;No.184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非多多益善:家长参与家庭作业对低年级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影响——基于1288名家长的调查报告

    陈明立;

    为了解家长参与家庭作业行为对子女学习品质的影响,采用在线问卷调查法,对北海市城区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家长参与家庭作业以提供支持、常规监督、直接指导为主,教师沟通普遍较少;家长参与家庭作业水平与子女学习品质高度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参与方式对学习品质影响不同,其中培养自主性显著正向预测子女学习品质,直接指导则显著负向预测学习品质。家长参与并非多多益善,建议家长适度、适当参与家庭作业,以培养子女自主性、提供环境支持为主,尽量减少直接参与。同时,学校应当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提升家庭作业参与质量,以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

    2025年02期 v.35;No.184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基于螺旋式模式提升教师数字化应用素养——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教师为例

    巴特库吉利·巴里金;李芒;姚俊;

    教师数字化应用纬度是《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核心体现,但系统联结理论与实践从而培养教师数字化应用素养的探究尚未形成。经分析,缺乏有效的培养模式和其对应的实践进阶体系是其无法系统联结的根本原因。鉴于此,文章以“教师真实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分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培养教师数字化应用素养的现实困境,将成人转化学习理论应用再创新,围绕“如何培养教师数字化应用素养”核心问题提出科学的螺旋式模式,并建立对应的实践进阶体系。螺旋式模式从触发事件、批判反思、明确目标、转化行动、素养转化五个步骤形成螺旋式的“骨架”,而教师真实需要的动态性、教师的差异化、实践的可变性都能不断丰富“骨架”的血肉和精神,该模式可结束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不相符的尴尬局面,丰富数字化应用素养实践领域,使教师数字素养真正落地。

    2025年02期 v.35;No.184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以《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改革为例

    姜惠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整合,而大单元教学便是一条主要的实践渠道。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应优化现有的大单元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为目标,认识到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建立起成熟的教学体系,基于新课标背景下提出有效的大单元教学策略,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教学目标。但是目前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存在重视度不够、指向性不足、系统性不良等问题,因此,本文以《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改革为例,从分析教材课标、整合课程内容、设计课后作业、制定评价标准多方面根据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予以介绍和分析。

    2025年02期 v.35;No.184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启用在线投稿平台启事

    <正>《兵团教育学院学报》启用在线采编系统,即所有稿件均需从在线投稿平台投稿、查重、审稿,本刊采取双向匿名审稿方式,稿件一经投入,即进入审稿流程,作者可以随时查看稿件审阅的相关信息。学报原用邮箱btjy-xuebao@163.com不再接收稿件。投稿网址:http://btjx.cbpt.cnki.net打开后从作者投稿系统进入。作者注册时需使用常用邮箱,以便及时查询审稿进度等相关信息。

    2025年02期 v.35;No.184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