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西部教育

  • 边疆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兵团特色教育戍边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

    张红艳;杨玉彬;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国家边疆治理中地位关键,其所独有的教育戍边实践意义重大。文章以兵团特色教育戍边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为核心,首先系统梳理了兵团教育戍边实践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兵团教育戍边事业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然后分析了兵团教育戍边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推进、教育对口援疆及思政教育强化等方面取得的现实成就,为兵团特色教育戍边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理论支撑,最后立足新时代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新时代兵团特色教育戍边知识体系的路径,旨在通过这一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兵团教育戍边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与智力支持。

    2025年04期 v.35;No.186 5-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 善用“大思政课”推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

    霍文亮;张小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铸基”工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要引导学生树牢“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坚定“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善用“大思政课”所蕴含的科学育人理念和方法,将“主课堂”“大课堂”“大师资”“大平台”有机统一起来,推动形成横纵贯通、相互融合的育人大格局,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年04期 v.35;No.186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论数字赋能思政引领力:价值、困境与破局

    郭长帅;何雨薇;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将数字赋能思政引领力已成为重要课题。从价值意蕴看,数字化技术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打造协同育人的新体系,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但同时存在技术障碍、师资数字素养不足、资源共享机制缺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对此,应通过技术运用、人才支持、平台搭建、评估反馈等实践途径,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育人铸魂水平。

    2025年04期 v.35;No.186 19-2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机制构建

    吴夏;

    “第二个结合”深刻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高度契合,为高校思政课的人才培养提供基本准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举措。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方面,高校思政课面临着教学内容浅显和碎片化,教学形式单一和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的困境。对此可通过提升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精准挖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案例,以及打造一堂精美的“行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赋能效果。

    2025年04期 v.35;No.186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高校管理与研究

  •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配置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刘晓凤;

    研究从理论层面剖析职务科技成果权属配置在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三个维度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并基于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高校2017—2021年数据,运用综合指数法建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指数,量化分析职务科技成果权属配置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优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配置有助于显著提升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而且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优化配置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存在显著异质性影响;优化职务科技成果配置能够有效提升相邻地区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确权度在区域间的交互推动邻近地区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合理配置引发成果高效转化。

    2025年04期 v.35;No.186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师教育研究

  • “我”为什么选择了“佛系”?——基于扎根理论的教师教育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李洁;张小廷;李旭;

    “佛系”教师效应不利于教师队伍建设及教育高质量发展。运用网络民族志方法收集资料,借助扎根理论方法,深度解析教师教育态度“佛系”转变的影响因素及内在逻辑,并构建理论机制模型,明确利益相关者压力驱动、个人内在情境调节、教育环境变化加剧这三大核心范畴。研究显示,利益相关者压力直接驱动教师态度转变,并通过影响个人内在情境间接发挥作用;教育环境变化即直接影响又作用其他二者效应,促使教师态度“佛系”化;个人内在情境受其他因素影响,直接左右教师态度。三大因素内部各范畴以及因素间相互影响、动态交织。基于此,提出构筑积极个体发展空间、拓展家校共育协同空间、构建和谐教育生态空间、健全政策制度保障空间等参考建议。

    2025年04期 v.35;No.186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社会学研究

  • 贫富差距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数据库的实证分析

    杨炜明;蒋祝笠;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20年共四期的数据,首次尝试将洛伦兹曲线视为“样本”进行函数型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演算出洛伦兹曲线函数型主成分综合得分作为本文衡量地区贫富差距水平的代理变量,探究地区贫富差距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地区贫富差距的扩大会显著抑制该地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第二,贫富差距对家庭教育期望的负面影响具有阶层差异;第三,贫富差距扩大会制约家庭社会资本的积累,从而抑制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

    2025年04期 v.35;No.186 5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基础教育研究

  •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水平与特征分析

    王立秋;范杰仁;

    学习品质是幼儿高质量学习的重要保障,对幼儿可持续发展起着内在推动作用。本研究通过横向对比与纵向追踪的方式对学龄前幼儿的学习品质水平进行测评,研究发现:幼儿学习品质水平呈现出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的发展趋势,在发展速度上存在阶段差异,在年龄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三个年龄段在“坚持与专注性”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5~6岁幼儿在“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研究认为,应当从幼儿园、教师和家庭三个层面提升班级结构性质量、关注高质量师幼互动、重视家庭教育投入。

    2025年04期 v.35;No.186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家校协同视角下教育惩戒的困境剖析与出路构建

    崔楠;卢德生;

    维护良好的教育秩序需要家校协同参与,教育惩戒需要家校协同形成合力。然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家校协同实施教育惩戒时存在诸多困境,如家校认知偏差、家校单向互动、家校权责不明晰等,其严重影响了家校协同实施教育惩戒的效果。为促进教育惩戒的有效实施,应当进行家校共治,以完善教育惩戒制度体系、家校共促,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家校共进,以构建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

    2025年04期 v.35;No.186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