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西部教育

  • 少数民族高考招生优惠政策的实施成效研究——基于新疆的微观数据

    周维莉;蔡文伯;

    为了各民族都有充分的机会参与高等教育,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新疆实施了几十年的少数民族高考招生优惠,其优惠政策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独特性等特点。本研究基于新疆招生政策与数据,分析该政策的实施成效。研究发现,优惠政策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随着学校质量的提升,优惠政策对少数民族入学的作用越显著,且具有明显的边际效应;配额制比加分政策对民考汉少数民族优质高等教育获得影响更大;文科生和理科生都受益于优惠政策,且文科生的相对受益程度略高于理科生;民族因素仍然是影响教育机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少数民族高考招生优惠政策有效促进了教育机会公平,为少数民族提供了更多参与高等教育的空间,维护了大学校园民族的多样性,扩宽了少数民族社会纵向流动的渠道,在维护和促进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年02期 v.31;No.160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6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文化认同视阈下清代国民教育在新疆的推广普及

    张彦虎;冯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因此,在新疆,文化认同无疑是实现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的关键。而国民教育作为传播推广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方式,无疑是推进新疆文化认同的关键抓手。对此,从清王朝统一新疆起,就不断通过推行国民教育,既有力促进新疆各民族教育的发展,又不断推动和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同时,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和新疆治理的形势变化,清王朝在军府制、行省制以及"新政"治疆下采取了相应有针对性的国民教育推广普及模式,给后人留下了丰富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借鉴启示。因此,总结历史,继往开来,有利于当前在新时代进一步做好新疆国民教育工作,从而不断增强各民族文化认同。

    2021年02期 v.31;No.160 12-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维吾尔族家长及其子女对国家通用语言的认知和情感态度的关系——基于家长对国家通用语言行为态度的中介效应分析

    方建华;柳菁;

    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与普及是促进各民族交融,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新疆维吾尔族子女(学生)及其家长为被试,对家长与其子女的语言态度进行调查,采用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分析了家长行为态度起到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维吾尔族家长与其子女对国家通用语言的语言态度积极向上,家长语言态度与子女语言态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家长行为态度在家长语言态度和子女语言态度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2021年02期 v.31;No.160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知识建构研究

  • 知识建构理念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实现路径研究

    张红艳;连雅迪;

    知识建构是近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深度学习理论,它在学习科学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十二条教学原则力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内化吸收,达到自我认知结构的再建构。研究生教育阶段特别强调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特别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基于知识建构教学理念、原则及教学流程,从SWOT视角分析了知识建构教学理念在研究生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并从教师、学生及辅助学习资源三个层面提出了其在研究生教学研究中的应用路径。

    2021年02期 v.31;No.160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教育书评

  • 裴斯泰洛齐在《林哈德与葛笃德》里的三种化身

    郭学军;

    《林哈德与葛笃德》是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裴斯泰洛齐的主要教育思想和观点通过小说中葛笃德、少尉和牧师三个人物来展现、诠释。葛笃德对"规律与秩序"的重视体现的是一种公民意识和作为社会人的能力,是对人与人(群)之间和谐的追求;少尉格吕菲强调"近身的事物"是获得职业意识和劳动能力的手段,所追求的是人与物的和谐;牧师安斯特所主张的"人生欲望的温和发展",体现的是对人与己内心和谐的追求。

    2021年02期 v.31;No.160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7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教师人文素养提升视角下的阅读推荐

    王东;

    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人文教育势在必行,而教师的人文素养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有效途径是广泛阅读人文主义书籍,文中选择的五本书籍对于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不无裨益。

    2021年02期 v.31;No.160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心理学

  • 一例抑郁情绪学生的预防性心理干预案例探析——基于辅导员视角

    高丽娜;郭雯;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从反应性干预逐渐向预防性干预转变,辅导员的职能模式发生了变化,使心理危机干预重在防患于未然。[1]文章通过对一例抑郁状态学生的心理干预方法与策略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无条件积极关注有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当事人身心康复;心理专业人员适时介入有利于提高干预的实效;心理危机后续干预有助于当事人恢复社会功能等启示,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预防性心理干预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021年02期 v.31;No.160 33-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1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高校管理与研究

  • 马克思人本观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意涵及价值旨趣探赜

    马晶;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从实践性、社会性、自然性这三个方面揭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内涵,这一哲学内涵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人本观的科学内涵,对确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能够进一步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2021年02期 v.31;No.160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论辅导员视域下用科学思维做好学生意识形态工作

    胡昌娃;刘红勤;

    科学思维是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大思想武器,有利于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性。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作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力军,辅导员要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要以战略思维把牢方向、精准思维增强实效、底线思维防范风险、创新思维激发活力,不断提升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水平。

    2021年02期 v.31;No.160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S师范大学经验数据

    陈富;樊云云;

    大学生满意度是本科教学质量审核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促进大学生和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专业化测评工具对某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本科生的学习满意度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样本校学生学习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专业属性的学生学习满意度差异性不显著,无论从总体水平还是群体角度看均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样本校今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聚焦师范院校主业,彰显不同专业特色;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中部年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充和丰富学习资源。

    2021年02期 v.31;No.160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高校教学改革与实践

  • 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探索

    杜莹;李蓉;

    良好的思辨能力不仅能使我们突破二元对立的牢笼,全面地认识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还能使我们打破常规,创新思考,发展个性。英语写作是培养思辨能力的有效路径。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因存在诸多问题而未能有效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本文在剖析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有效改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使学生的写作技能与思辨能力获得进一步发展。

    2021年02期 v.31;No.160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PBL教学模式在“学前儿童保育学”教学中的实践

    张璇;

    "学前儿童保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研究者基于PBL教学模式,对"学前儿童保育学"课程开展以提升学生的保育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改革。研究从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成果汇报、答辩环节、反思评价五个环节进行。实践表明,PBL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提升了学前儿童保育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2021年02期 v.31;No.160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基础教育研究

  • 从概念教学中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李俊玲;谢红梅;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是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厘清概念教学的本质,明确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才能真正抓住数学教育的根本。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概念引入、概念形成及概念辨析三个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概念教学更好地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2021年02期 v.31;No.160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刍议

    马萍;王影;

    美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提高教师审美素养。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师对美育重视程度不高、教师在美育知识方面有所欠缺、教师忽视对生活经验中美育元素的挖掘以及现行评价体系中忽视对美育的考量等问题。本文建议通过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知识素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等措施,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21年02期 v.31;No.160 71-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1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 ]
  •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费晗;

    随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全面普及,"1+X"群文阅读模式大力盛行,这种模式有效衔接了教材内外的阅读资源,增加阅读量的同时也拓展了阅读视野,为课外阅读课内化指明了方向。而较为热门的"翻转课堂"模式与群文阅读教学的结合可以创造更为新颖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备受广大教育者的关注,利用"翻转课堂"的优势,改善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语文课堂形式,使得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在语文教学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2021年02期 v.31;No.160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学龄前儿童阅读视域下儿童绘本的美学影响

    张梦云;

    儿童绘本作为文字与绘画的有机结合,是一门具有学科兼容性的颇有审美趣味的艺术门类。优秀的现当代儿童绘本注重传达教育、渗透审美、悦纳受众,渗透人文情怀,更致力于启蒙儿童发展美的领域,触及本我感知,生成丰富的意义域,充分体现了视觉艺术在文化生活中的感召力。选取学龄前儿童阅读视域角度,从儿童绘本文本出发,以多重谱系、人文情怀、复调审美和阅读主体四个层次运用文本分析阐述其具有的特殊文学价值与教育意域。

    2021年02期 v.31;No.16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