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 历史·理论·现实: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生成的三重逻辑

    张勇;张欢;

    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生成遵循历史、理论与现实三重逻辑的深度融合。从历史逻辑来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植根于“四个共同”的历史进程之中,是“四个共同”的历史赓续;从理论逻辑来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根源、以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观为理论延续、以中国传统历史观为理论底蕴;从现实关照来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大势提供全局视野,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供思维方法,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繁荣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武器。

    2025年03期 v.35;No.185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音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张雨诺;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人类文化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和静默来表达人类的情感、思想和想象,具有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和思想境界的特殊功能。其中蕴涵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通过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起到感染和教化的作用。该研究以音乐为艺术载体,探索音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发挥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025年03期 v.35;No.185 12-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心理学

  • 双减背景下八年级学生睡眠对学习成效的影响——一项基于CEPS数据库的横断面研究

    万子唯;刘铭玉;毛鑫;

    该文以八年级中学生为对象,结合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 2014—2015学年调查数据,探讨了睡眠剥夺对青少年不同学科学习效果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睡眠不足的青少年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的成绩均出现下降,且下降程度存在差异。具体而言,数学成绩受到睡眠剥夺的易感性最大,其次是语文和英语成绩,可能与执行功能和注意网络的受损有关。此外,研究还发现,睡眠剥夺对青少年学习效果的影响与补习班等其他因素存在关联,并可能造成睡眠剥夺的恶性循环。因此,改善青少年的睡眠状况,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效果。在未来研究可引入智能穿戴设备客观记录睡眠状态,并开展动态的纵向研究,以更准确地揭示睡眠剥夺对青少年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和为改善青少年睡眠依赖的学习成绩提供指导。

    2025年03期 v.35;No.185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高校教学改革与实践

  • 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培养的价值意蕴及其实践路径

    付娟;郭龑湖;

    “教育家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家精神在为师范生提供信念引领、涵养师德素养、塑造专业能力、激发高远追求等方面蕴含着不可忽视的时代价值。然而,在当前师范生培养教育生态中,教育家精神融入存在制度机制不健全、内涵浅显待深挖、场域资源离散等现实困境。基于此,为推动“教育家精神”深度融入师范生培养体系,应从制度治教、课程建构、协同育人三个关键路径展开系统性探索,来确保培养的系统性与长效性、深化“教育家精神”内涵理解与实践探索和拓宽“教育家精神”实践平台与资源渠道。

    2025年03期 v.35;No.185 23-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教育思想中强制与自由关系的当代启示

    郝孟初;

    在教育领域中,如何把握强制与自由的关系,使个体既能接受教育,又能获得自由理性,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可以从教育思想中得到深刻启示。在教育思想中,强制与自由并非绝对对立的两极,而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教育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强制作为外在的规范与约束,旨在引导个体克服自然状态下的种种局限。自由意味着个体能够自主思考、自主选择,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在当代教育实践中,教育者需要深刻把握强制与自由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要合理利用教育强制手段,确保个体在有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尊重个体的自由需求,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真正培养出既具有规范意识又富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2025年03期 v.35;No.185 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大学艺术教育创新设计

    李腾子;韩玺英;

    BOPPPS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以学生中心主义为内核的教学创新模式,创设了“引入—目标—预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六大要素贯通融合的系统化、闭环式教学过程。基于BOPPPS教学模式推进大学艺术教育创新,旨在设定清晰明确、逐级递进的目标体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深度互动为依托的教学理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多个维度实现融合创新,推动美育浸润和技术赋能协同并进,有效提升大学艺术教育的课堂凝聚力和育人实效性。

    2025年03期 v.35;No.185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基础教育研究

  • 儿童文学视野下的青少年文学阅读素养思考

    舒伟;

    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生阶段乃至大学生阶段,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都是儿童和青少年的核心文化素养之一。从儿童文学视野探寻文学阅读素养是有效促进儿童和青少年阅读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当今世界早已进入互联网、电子媒介、人工智能时代,但文字图书作为记述和传播人类知识与文化的功能是恒久不变的。人类文学创作的高峰期出现在纸质媒介和印刷文化的时代。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阅读的“图像时代”,然而人类社会的纸质文学经典及优秀作品并不会就此消隐,阅读经典仍然是儿童和青少年走向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途经之一。图书对于人类的文明进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一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尽管这载体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图书的阅读要从少年儿童抓起,优秀的儿童文学图书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成长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和青少年的阅读是一种长期的行为,而文学阅读对于他们更是一种有趣又有效的阅读。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少年儿童的精神成长具有润物无声的培育作用,值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当代儿童和青少年的文学阅读命题:历史悠久且充盈生命力的汉语言文化;古埃及象形文字与最早的文字记述童话;发生论视野中的有自觉意识的儿童文学;认识论视阈中的儿童文学;从心灵到现实:童话叙事解读;科学与人文融合:科幻叙事解读。

    2025年03期 v.35;No.185 45-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女性教师群体生存压力的语义网络分析

    方建华;孙雨莹;

    基于社会结构与人格研究的理论范式,借助语义网络分析法以及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对女性教师群体生存压力进行多层分析,可进一步挖掘其社会根源。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议题指向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大众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困惑与无助;中观层面表现为大众对“形式主义”与“内卷”现象的无奈;微观层面表现为女性教师身心健康缺失保障与压力生成的样态。从话语实践和现实根源上看背后隐匿着“群体生存压力”,并将社会根源指向了渴望传统观念重塑现实自我境遇的“合理诉求”,与刚性社会结构的“温和协商”。

    2025年03期 v.35;No.185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价值旨归、实然困境、路径选择

    卢川赟;蔡文伯;

    推动非普惠性幼儿园高质量发展是学前教育事业获得高质量发展和促进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结合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以幼儿为本的价值目标、服务社会的价值定位以及面向生活的价值诉求等准则。突破非普惠性幼儿园适龄儿童减少、园所经营受阻,普惠政策推广、民办生源萎缩,政策保障缺失、教师权益受损等实然困境。为此,非普惠性幼儿园需要通过提供多元服务、转向普惠、创新制度等路径来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v.35;No.185 61-6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2024年高考数学试题综合难度研究

    刘超;潘越;代瑞香;

    依据综合难度系数模型的相关理论,从背景因素、参数因素、运算水平、推理能力、知识含量、思维方向、认知水平、条件含量及阅读量九个方面对2024年四套高考数学全国卷进行了难度分析。研究发现:两套新高考卷的综合难度略高于两套传统高考卷。四套试卷都关注试题的情境性、思维的灵活性、认知的进阶性,都体现了“多想少算”的试题设计理念,对思维方向、情境的考查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四套试卷在单一因素上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推理能力、知识含量、条件含量及阅读量四个方面,新高考卷对逻辑推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综合考查,字符阅读量更大。在分析的基础上,从问题情境创设、大单元教学、数学思维培养、数学阅读教学、改进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的相关建议。

    2025年03期 v.35;No.185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双向文化导入教学模式探究

    柴春兰;刘月;

    在全球化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依据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培养要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双向文化导入模式,以强化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基于双文化图式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输入-输出假说理论,构建了高中英语教学“输入-内化-输出-反馈”的双向文化导入教学模式,阐释了该模式的内涵和操作原则,并通过教学案例展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其效果。本研究期望为高中英语课堂双向文化教学提供启示,从而切实提升高中生的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2025年03期 v.35;No.185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跨学科视域下的“思辨性表达”训练探析——“二元关系型”作文关系构建策略

    郭懿;张文静;

    “二元关系型”作文在目前的考试中出现频率高,训练意义大,对学生的思辨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模式,从数学领域中“布尔运算“”与“”或“”非”的基本运算法则获得启示,并将之迁移到作文教学中,通过“取而兼之“”偏重一方“”分类讨论”的策略帮助学生构建二元之间的关系,助力学生思维的深入。

    2025年03期 v.35;No.185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下载本期数据